看清一個人的最好方式

古語雲:「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人是善於偽裝的,如果我們只是用眼睛去看。

那麼,很可能就會被眼前的假象所蒙蔽。

只有善於用心去看,在關鍵時刻,去觀察一個人的取捨,才能真正認識到一個人的本質。

想要看清一個人,通過以下三個細節,就夠了。

對待父母的態度,見人品

一個人是否懂得感恩,看他對待父母的態度,就知道了。

父母對待子女,往往是無私的。

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父母,沒有絲毫感恩之心。

那麼,這樣的人,又怎麼會對其他幫助自己的人,心懷感恩呢?

一個對父母無情的人,往往也會是一個「過河拆橋」的人。

所以,真正明智的人,看一個人值不值得幫,首先會私下裡觀察對方,是否會善待自己的父母。

如果發現對方,對待自己的父母無情無義,那麼,他們是不會浪費時間與精力,去幫助這樣的人的。

一個人最真實的教養,往往就藏在對待父母的態度里。

因為父母對子女的寬容、大度,會給一個人釋放「真我」的機會。

一個對外人彬彬有禮的人,未必是一個有教養的人,因為外人不會慣著他。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

唯有在父母面前和顏悅色、懂得照顧父母感受的人,才是真正有教養的人。

面對金錢的態度,見操守

有人說:「金錢,是人性的試金石。」

一個人不管再花言巧語,都是不可信的。

那麼,如何才能信任他呢?那就需要他通過利益的考驗。

一個人只有經受住了利益的考驗,才能證明他的品格是高尚的。

生活中,很多人就是因為盲目的信任別人,結果,利益當前,被對方所坑害。

人與人相處,在不涉及利益的時候,大多會表現出一副通情達理的模樣。

但是,一旦利益當前,有些人便會撕下通情達理的「面具」,開始胡攪蠻纏。

在簡單的問題上如果糾纏不清,體現的,往往不是一個人的智商問題,而是一個人的「品格問題」。

指鹿為馬的人,並不是因為他們分不清「鹿和馬」,而是他們為了利益,故意顛倒黑白。

人心,常常是經不起考驗的。

在利益面前,許多人會暴露出其貪婪、殘忍的本性,甚至這本性,連他自己都不知道。

所以,真正的聰明人,從來不去考驗人性。

人生於世,當有所為,有所不為。

只有在面對利益時,守得住底線的人,才能得到眾人的支持與信賴,才能行得穩、走得遠。

對待弱者的態度,見修養

生活中,有些人看起來很有修養。

但是,這未必是他們真實的模樣。

他們的修養,也許只適用於地位與他們平等、甚至地位比他們高的人身上。

面對地位比他們低的人,他們的修養,便被他們丟到「爪哇國」去了。

這樣的人,不過是「偽君子」罷了。

偽君子比真小人,往往更加危險,因為「偽君子」讓我們「防不勝防」。

一個人真正的修養,不是體現在對待「地位比自己高的人」上,恰恰相反,是體現在對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人」上。

古人言:「勿以身貴而賤人。」

有修養的人,在人之上,會把別人當人,會給予別人足夠的尊重。

如此做法,既體現了自身的修養,同時,也能贏得眾人的好感。

《孟子》中說:「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

一個人對他人不遜,實則是一種「自侮」行為,導致的結果,必然是被人「侮辱」。

唯有懂得敬人者,才會得到他人發自內心的敬重。

《周易》中說:「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一個人能夠享受多大的福報,往往取決於他有多深厚的德行。

如果德行淺薄,即使給到手裡的好東西,也會變成「燙手的山芋」。

德行深厚,才是一個人應對人生風雨最有利的武器。

願你我,都能積善成德、日益精進。

引述有書APP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