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政治人物的殞逝
近日,一位48歲的政治人物因突發性子宮內膜癌不幸辭世,令人惋惜。這位政治人物因忙於公務和照顧選民,對身體異狀常歸因於疲勞,忽略了身體發出的深層警訊。直到症狀擴大,往往已到晚期,失去了早期治療的機會。
寂靜的癌症
子宮內膜癌,實際上是一種“寂靜的癌症”。由於子宮內膜位於子宮頸內部,常規的抹片檢查很難捕捉到異常細胞。而且,由於月經不規則導致的不正常出血情況較為常見,因此,這種病症常常被忽視。只有當病情加重,出現頻繁的異常分泌時,才會引起注意。
巧克力囊腫固定回診
若本身為巧囊患者,且已經動過腹腔鏡手術或是抽吸手術,建議每三個月或是半年,一定要固定回診檢查,確保內膜細胞沒有產生異常變化,這點對於有巧囊的患者尤為重要.
癌症的發展規律
子宮內膜癌的發生是有規律性的。先是子宮內膜增生一段時間後,內膜細胞變性,最後轉變為原位癌、侵襲癌等。因此,應該是有方法事先察覺,甚至還可以進行預防性治療。
良性的內膜增生
內膜良性增生是內膜癌的前驅。內膜良性增生據信是月經無法完整排出內膜組織而遺留下來的殘留細胞。這些殘留細胞可以在下一個週期完整排出,若是不排出的話,有可能落地生根而形成所謂的“息肉”,在子宮內膜超音波中可見到一個白點。這個息肉經過多時仍不脫落,就會有異常分泌物增加與月經無法排清而持續出血狀態。息肉大多是良性的,所以不一定需要切除,但需要持續追蹤。
雌激素的影響
另外一種情況是:身體的雌激素分泌不正常,或因外來藥物或食物而增加,卻沒有每個月分泌的黃體素來抑制且定時排出(月經)的時候,內膜會無端的增厚。久而久之,細胞可能病變形成增生,甚至最後進一步惡化成為癌細胞。內膜增生不一定出血,除非有機會做到超音波發現內膜不正常增厚,使用藥物也無法排除的話,就需要懷疑惡化的可能。
高風險人群
哪些人容易發生內膜異變呢?首先,月經不規則,時常要來不來,來了又拖拖拉拉的情況。其次,體重過重、血壓高、血糖高的女性。第三,更年期後一段時間無月經時期後無原因的再出血。第四,因乳癌治療後持續使用荷爾蒙制劑後續治療者。第五,體檢發現過厚內膜,經藥物調整後仍未改善者。以上情況只是需要注意的族群,早日發現,早日檢查與調整,病魔就會悄悄地離開我們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