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拉黑的關係,最好別翻臉(推薦收藏)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別人說了兩句難聽的話,你立馬反駁,跟對方吵得面紅耳赤;

朋友做了一件對不起你的事,你瞬間覺得對方背叛了你,說要跟她老死不相往來;

生活給了你一點小挫折,你就怨天尤人,逮著機會就報復,以發洩內心的憤怒。

年少時,我們的喜歡和討厭都如此直接。

以至於,厭惡一個人,不僅要冷嘲熱諷,還要撕破臉面,彷彿這樣才是愛憎分明。

經歷世事浮沈後,才明白:把對方逼上絕路,就等同於讓自己置身懸崖。

因此,永遠不要當第一個掀桌子的人。

話不中聽,別當眾發脾氣

《孫子兵法》中寫道:

「將帥有五種致命弱點,其中一條,就是受不得侮辱,急躁爆怒。」

易怒的人生,就像左腳絆右腳,還沒對外輸出,就先自己失了控。

唯有駕馭好情緒這架馬車,才能以正確的方式,實現目標。

有一次,人文大師柏楊在工藝品店挑選商品。當他付完款離開時,才發現自己的錢包不見了。

柏楊返回問店主,有沒有看到自己的錢包。

心虛的店主以為對方在懷疑自己,立刻出言反駁:「你的意思是說我拿了嗎?那你去叫警察來啊。」

聽完這話,柏楊心下明白了真相。

他並沒戳穿,而是好心跟店主解釋:「我也沒說是你拿了,是不是忙中出錯,混在商品中了?」

當時,店裡的人流量也不少,聽到這動靜,大家都好奇地往店主這邊看。

柏楊湊上前去,跟店主悄悄說:

「小伙子,我一下子照顧你這麼多生意,你怎麼能這麼對我呢?

我看你年紀輕輕的,在這個繁華的地方做生意,顧客一定很多,但也要保住信譽啊。」

店主羞愧地低下了頭,氣勢也沒剛才那麼盛了。

隨後,他裝作什麼都沒發生的樣子,「找到」了柏楊的錢包。

如果柏楊面對店主難聽的話,言辭犀利地攻擊,不僅讓店家下不來台,自己的錢包更是難以找回。

處於氣頭上的人,說話往往口不擇言,本來佔先機的場面,也沒有了優勢。

最終,事情不僅無法解決,甚至還會發酵成更大的事,讓局面超出控制。

再氣憤,也要管住自己的嘴,讓氣話在腦袋里飛一會。

別為了逞一時的口舌之快,把話說絕;

別為了發一時的無名之火,把事做絕。

一個有智慧的人,都不會當眾發脾氣,給彼此保有體面。

人不真心,別當面撕破臉

有句話說得好:

「覺人之偽,不行之於色;知人之虧,不動之於口。」

看透了虛偽心,也別把討厭掛在臉上;

吞下了啞巴虧,也別把委屈掛在嘴邊。

過分在意,旁人的辜負就會變成心底的一根刺,只是給自己徒增折磨。

知乎上有位網友,他的父親在銀行上班,是家族里地位比較高的。

當時,周圍的親戚經常來拜訪父親,大事小事求著父親幫忙,父親也都一一應允。

後來,父親從銀行辭職做生意失敗,不僅虧了本錢,還欠了一屁股債。

父親厚著臉皮,一家家敲開親戚的門,希望他們能看在往日的情分上,借自己一點錢救急。

豈料,親戚們一聽要借錢,立刻找藉口說手裡沒錢,有的親戚甚至連門都不開。

為了還清債務,父親只好賣掉正在住的那間房子,一家人被迫搬進了筒子屋裡。

父親還請求二嬸,讓網友暫時住在她家,生活費照常付。

那段時間里,原先熱情的二嬸,整日耷拉著臉,對網友也是冷言冷語。

網友寄人籬下,也不敢多說什麼。

而父親呢,一個人打了三份工,每天休息時間只有幾個小時。

就這樣持續了六年,父親終於還清了債務,家裡生活也逐漸好轉起來。

此時,原先避門不見的親戚,又開始來問候父親,三五天串一次門。

二嬸還逢人就誇,是自己的照顧和教導,才把網友培養成家族里第一個大學生。

網友最後寫道:

「表面上,父親和親戚們相處一如往常,但我心裡知道,關係的裂痕會一直在那裡。」

把一個人看清,不如把一個人看輕。

對待辜負你的人,最好的反擊,從來不是歇斯底里的怒罵,而是默不作聲的疏離。

倘若撕破臉面,只會讓大家都陷入尷尬的境地。

不妨把它當作一陣風吧,風來風去,你只管做好你自己。

要知道,比起言語上的爭辯,在沈默中強大自我,才更有回擊力量。

事不順心,別迎面搞報復

上海的一位快遞小哥,把客戶的包裹錯送到了鄰居家。

客戶因為不認識鄰居,便請求快遞小哥把正確的快遞送回來。

快遞小哥則是建議,讓客戶自己去拿。

多次溝通無果後,客戶選擇了投訴。

第二天,憤怒的快遞小哥就帶著快遞,敲開了客戶的門。

不僅當面踩碎了包裹,還說:「以後你家快遞我買了。」

被嚇到的客戶立刻報警,最終快遞小哥被停職。

憤怒隨處可見,委屈人人都有。

越是內心脆弱的人,越需要向外求,以報復來發洩內心的怒氣。

越是心志強大的人,越喜歡向內修,以隨意來對待外界的風雨。

網上有個很火的短片。

一輛出租車行駛在路上,前面突然有輛車急剎車,兩車差點相撞。

前面那輛車的司機下了車,氣沖沖來到出租車司機面前,罵他開車不看路。

出租車司機也不氣惱,靜靜地聽對方罵完離開,隨後繼續搭載乘客前往目的地。

乘客看不慣,為司機抱不平:

「他差點撞壞了你的車,還差點害得我們住進醫院,明明是他的錯,他罵你,你怎麼不還口呢。」

司機笑笑說:

「有的人就像一輛垃圾車,他們帶著煩躁、挫折等垃圾情緒行走,等他們裝滿了就會倒在你身上。

但是你不必太在意那些,你只需要微笑,然後過好自己的人生。」

生活中,總會存在一些垃圾人。

即便我們沒有犯錯,他們也會主動前來招惹。

如果因為不甘心,和爛人爛事死磕到底。

時間久了,我們也會變成負面能量的傳播者,最終兩敗俱傷。

繞開垃圾人,才能將更多精力,放在體驗生活的美好上。

永遠不要當第一個掀桌子的人

人生是一場且走且修行的旅程,遇到的各色人等,都是在教會我們:

面對討厭的人,如果把他逼進死衚衕,只會鬧得兩敗俱傷。

唯有那些用格局征服一切的人,才能讓前路越走越寬。

有些不中聽的話,聽過了就行,不需放在心:

有些不真心的人,看清了就行,不必揭其短;

有些不順心的事,佔理了就行,不要不饒人。

放過別人的錯,鋪就自己的路。

餘生很貴,願你我都能不負歲月寵愛,和值得之人共賞日月星辰。

引述有書APP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